近年来,我国奶酪消费逐渐兴起。2018年,以生鲜乳为原料的自产奶酪约1万吨,以进口原料再制奶酪约2万吨,进口食用奶酪8万吨。
业内人士表示,奶酪已迎来高速发展期。高级乳业专家宋亮表示:
从宏观层面来说,奶酪将取代奶粉,成为中国乳品的供求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的“蓄水池”,从消费来看,经过多年的培养,部分中国消费者对奶酪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。
在液态奶、奶粉、酸奶等品类都趋于饱和并竞争激烈的条件下,奶酪市场将成为乳企突破的机会,而在这一新契机下,企业应将奶酪的餐食品属性转变为快消品属性,并培养“00后”消费者的消费习惯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相比于偏爱直接食用奶酪的外国消费者,中国消费者更偏向食用奶酪制品“间接食用”奶酪。
宋亮表示,2018年,中国进口的奶酪量接近10万吨,这10万吨奶酪中,近80%都是进入了咖啡馆、面包房、烘焙店等场所,再制成面包、甜点成产品被消费,只有20%的奶酪通过餐食直接食用。这也意味着,对试图发力奶酪的乳企来说,转变奶酪的餐食属性至关重要。
在奶酪的受众方面,乳企应瞄准“00后”、“10后”等对奶制品接受度更高的小消费者们,并对他们进行消费习惯的培养。
据了解,近两年,三元在企业大本营北京等多地都被伊利、蒙牛等全国性品牌步步紧逼,奶酪似乎成为企业反攻并进行全国化布局的又一品类。